内地的(de )汽车杂志没有办法看,因为实在是太(tài )超(chāo )前了,试车报告都是从国外的杂志上(shàng )面(miàn )抄的,而且摘录人员有超跑情结和概(gài )念(niàn )车情结,动辄都是些国内二十年见不到身影的车,新浪的BBS上曾经热烈讨论捷达富康和桑塔纳到底哪个好讨论了三年,讨论的结果是各有各的特点。车厂也不重视中国(guó )人的性命,连后座安全带和后座头枕(zhěn )的(de )成本都要省下来,而国人又在下面瞎(xiā )搞(gǎo ),普遍有真皮座椅情结,夏利也要四(sì )个(gè )座椅包上夏暖冬凉的真皮以凸现豪华气息,而车一到六十码除了空调出风口不出风以外全车到处漏风。今天在朋友店里还看见一个奥拓,居然开了两个天窗,还不如(rú )敞篷算了,几天前在报纸上还看见夸(kuā )奖(jiǎng )这车的,说四万买的车花了八万块钱(qián )改(gǎi )装,结果车轮子还没有我一个刹车卡钳(qián )大。一辆车花两倍于车价的钱去改装应该是属于可以下场比赛级别了,但这样的车给我转几个弯我都担心车架会散了。
我没理会,把车发了起来,结果校警一步上前(qián ),把钥匙拧了下来,说:钥匙在门卫(wèi )间(jiān ),你出去的时候拿吧。
我当时只是在(zài )观(guān )察并且不解,这车为什么还能不报废。因为这是89款的车。到现在已经十三年了。
接着此人说:我从没见到过不戴头盔都能开这么猛的人,有胆识,技术也不错,这样吧,你有没有参加什么车队?
一个月以后(hòu ),老夏的技术突飞猛进,已经可以在(zài )人(rén )群里穿梭自如。同时我开始第一次坐(zuò )他(tā )的车。那次爬上车以后我发现后座非常(cháng )之高,当时我还略有赞叹说视野很好,然后老夏要我抱紧他,免得他到时停车捡人,于是我抱紧油箱。之后老夏挂入一挡,我感觉车子轻轻一震,还问老夏这样的情(qíng )况是否正常。
对于摩托车我始终有不(bú )安(ān )全的感觉,可能是因为在小学的时候(hòu )学(xué )校曾经组织过一次交通安全讲座,当时(shí )展示了很多照片,具体内容不外乎各种各样的死法。在这些照片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一张一个骑摩托车的人被大卡车绞碎四肢分家脑浆横流皮肉满地的照片,那时(shí )候铁牛笑着说真是一部绞肉机。然后(hòu )我(wǒ )们认为,以后我们宁愿去开绞肉机也(yě )不(bú )愿意做肉。
在做中央台一个叫《对话》的节目的时候,他们请了两个,听名字像两兄弟,说话的路数是这样的:一个开口就是——这个问题在××学上叫做××××,另外一个一开口就是——这样的问(wèn )题(tí )在国外是××××××,基本上每个(gè )说(shuō )话没有半个钟头打不住,并且两人有(yǒu )互(hù )相比谁的废话多的趋势。北京台一个名字我忘了的节目请了很多权威,这是我记忆比较深刻的节目,一些平时看来很有风度的人在不知道我书皮颜色的情况下大谈我的文学水平,被指出后露出无耻模样(yàng )。
于是我们给他做了一个大包围,换了(le )个(gè )大尾翼,车主看过以后十分满意,付(fù )好(hǎo )钱就开出去了,看着车子缓缓开远,我朋友感叹道:改得真他妈像个棺材。
然而问题关键是,只要你横得下心,当然可以和自己老婆在你中学老师面前上床,而如果这种情况提前十年,结果便是被开除(chú )出(chū )校,倘若自己没有看家本领,可能连(lián )老(lǎo )婆都没有。
那男的钻上车后表示满意(yì ),打了个电话给一个女的,不一会儿一个估计还是学生大小的女孩子徐徐而来,也表示满意以后,那男的说:这车我们要了,你把它开到车库去,别给人摸了。
請收藏我們的網(wǎng)站:www.tattooligans.comCopyright ? 2009-2025